目前大多认是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所致。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硬化和透明性变,从而产生血管闭塞;加之中老年的机体发生变化,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脑血流量减少,易导致小动脉闭塞,而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
(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三)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四)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可并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导致昏迷抽搐,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最终发生脑疝。
另外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
(四)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
(五)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全,吞咽困难,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尤以精细动作如书写更为困难),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
实验室检查:因病灶小,脑电图和脑血管造影均正常。累及听觉或体感通路时,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可有异常。确诊依靠头颅CT在病后8~11天检查较适宜,MRI对脑干腔隙梗塞亦清晰可见。
生活方式上多加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可以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
1.要改善饮食结构,少食肥甘厚味及高盐,高糖饮食,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戒烟限酒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或高黏滞血症等疾病的人要积极地进行治疗,以防止发生动脉硬化
3.具备发生腔隙性脑梗死高危因素的人要长期坚持服用尼莫地平,培他定,西比灵等扩张脑血管的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4.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坚持规律,适度的运动
5.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面食,辛辣食品等
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最有效的检查手段。CT可见内囊基底节区,皮质下白质单个或多数圆形卵圆形或长方形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增强可出现轻度斑片状强化;
CT检查最好在发病日内进行,以除外小量出血,MRI可显示脑干腔隙病灶、呈T低信号、T高信号、MRI脑横断面、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可准确定位病灶;
CT和MRI也可能未发现病变,但可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卒中,因受累动脉很小,脑血管造影正常,因此无须做此项检查。CSF检查正常,脑电图也无阳性发现。
诊断要点:①中年以后发病,且有长期高压病史;②临床症状符合上述腔隙性卒中典型表现之一者;③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及脑血管造影等无阳性发现;④头颅CT及MRI检查证实与临床一致的腔隙病灶;⑤预后良好、短期内有完全恢复可能。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实质小出血灶鉴别。后者临床表现与本病相同,占脑出血10%,出血量0.3~10ml不等,仅能依靠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注意:
(1)注意限制脂肪摄入量: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不用动物油,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
(3)适量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5)控制盐的摄入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