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作用于头部,在冲击点和对冲部位均可引起脑挫裂伤,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则因为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切力所造成,见于脑白质和灰质之间,以挫伤和点状出血为主,如脑皮质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即为脑挫伤,如脑实质破损、断裂、软脑膜亦撕裂,即为脑挫裂伤,严重时均合并脑深部结构的损伤。
对冲性脑挫裂伤的发生部位与外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颅内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以枕顶部受力时,产生对侧额极,额底和颞极的广泛性损伤最为常见,而枕叶的对冲性损伤却很少有,这是由于前颅底和蝶骨嵴表面粗糙不平,外力作用使对侧额极和颞极撞击于其,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损伤,而当额部遭受打击后,脑组织向后移动,但由于枕叶撞击于光滑,平坦的小脑幕上,外力得以缓冲,很少造成损伤。
脑挫裂伤可以和脑干损伤,视丘下部损伤,脑神经损伤,颅内血肿合并存在,也可以和躯体合并损伤同时发生,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术后颅内血肿,脑组织膨出,脑脊液漏,术后癫痫发作。
1、性功能障碍
脑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这些特殊的局灶性症状有助于医生确定损伤部位,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2、遗忘
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有时会导致遗忘,患者不能回忆意识丧失前后的事情,而一周内清醒的患者往往可以恢复记忆。有些脑外伤(即使很轻微)会引起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患者感头痛和记忆障碍等。
3、神经、血管损伤
严重的脑外伤会牵拉、扭曲或撕裂脑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神经通路受到破坏,或引起出血、水肿。颅内出血和脑水肿使颅腔内容物增大,但颅腔本身不能相应扩大,其结果是颅内压力升高,脑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这时,颅内压力增加将脑向下推移,迫使上部的脑组织和脑干进入与之相联的孔道,这种情况称作脑疝。小脑和脑干可从颅底的孔道向脊髓移位,因为脑干有维持呼吸和心跳的重要功能,所以脑疝常常是致命的。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悬殊甚大,轻者可没有原发性意识障碍,如单纯的闭合性凹陷性骨折、头颅挤压伤即有可能属此情况。而重者可致深度昏迷,严重废损,甚至死亡。
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伤后多立即昏迷,由于伤情不同,昏迷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数日、数月乃至迁延性昏迷不等。长期昏迷者多有广泛脑皮质损害或脑干损伤存在。一般常以伤后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为判定脑挫裂伤的参考时限。
脑挫裂伤一般是由颅脑外伤引起,无有效预防措施平时注意安全,小心开车,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小心走路,看牢小孩子,避免外伤
脑挫裂伤患者往往有意识障碍,常给神经系统检查带来困难。对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患者,可根据定位征象和昏迷情况,判断受损部位和程度。凡意识障碍严重,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的患者,即使有神经系统缺损存在,也很难确定。尤其是有多处脑挫裂伤或脑深部损伤的患者、定位诊断困难,常需依靠CT扫描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确切的诊断。
1、X线平片
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X线颅骨平片检查仍有其重要价值,不仅能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并对分析致伤机理和判断伤情亦有其特殊意义。
2、CT扫描
对脑挫裂伤与脑震荡可以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损害,如出血和水肿情况。同时,可根据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形态和移位的情况间接估计颅内压的高低。尤为重要的是,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以通过定期CT扫描,动态地观察脑水肿的演变或迟发性血肿的发生。
3、MRI(磁共振成像)
一般少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如对脑干、胼胝体、颅神经的显示;对微小脑挫伤灶、轴索损伤及早期脑梗死的显示;以及对血肿处于CT等密度阶段的显示和鉴别诊断。
4、腰椎穿刺
有助于了解脑脊液中含血情况,可赖以与脑震荡鉴别,同时,能够测定颅内压及引流血性脑脊液。不过对有明显颅内高压的患者,应禁忌腰穿检查,以免促发脑疝。
5、其他辅助检查
如脑血管造影检查,现在已较少用,但在还没有CT的医院或地区,仍须依靠脑血管造影辅助诊断;脑电图检查,主要用于对预后的判断或对癫痫的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于分析脑功能受损程度特别是对脑干损伤平面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放射性核素检查对脑挫裂伤后期并发证,如血管栓塞、动静脉瘘、脑脊液漏以及脑积水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脑挫裂伤是由外伤引起,与饮食关系不大,饮食清淡、流质即可。
1、饮食清淡,半流质饮食, 以易消化饮食为主,营养多样化。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如菠菜、芥蓝、番薯、南瓜、胡萝卜)、维生素C(如青椒、橘子、绿菜花、菠菜)、维生素E(如榛子、松子、开心果、大杏仁)及含锌(如牡蛎、贝类、谷类)的食物。
2、少吃产气的及脂肪含量高的或辛辣刺激的饮食。
脑挫裂伤的治疗当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应尽量减少脑损伤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严密观察颅内有无继发血肿、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生理平衡及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除非颅内有继发性血肿或有难以遏制的颅内高压手术外,一般不需外科处理。
1、非手术治疗
脑挫裂伤发生之际,也就是继发性脑损害开始之时,两者密切相连、互为因果,所以尽早进行合理的治疗,是减少伤残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非手术治疗的目的,首先是防止脑伤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加重脑损害,其次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使部分受损脑细胞恢复机能。因此,正确的处理应是既着眼于颅内、又顾及到全身。
(1)一般处理
对轻型和部分创伤反应较小的中型脑挫裂伤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或复查CT扫描。对处于昏迷状态的中、重型患者,除给予非手术治疗外,应加强护理。
(2)特殊处理
严重脑挫裂伤患者常因挣扎躁动、四肢强直、高热、抽搐而致病情加重,应查明原因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伤后早期就出现中枢性高热、频繁去脑强直、间脑发作或癫痫持续发作者,宜行冬眠降温及/或巴比妥治疗。一旦发生应尽早采用过度换气、巴比妥、激素及强力脱水,同时冬眠降温、降压也有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作用。手术无益反而有害。
(3)降低颅内高压
几乎所有的脑挫裂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轻者可酌情给予卧床、输氧、激素及脱水等常规治疗。重症则应尽早施行过度换气、大剂量激素,并在颅内压监护下进行脱水治疗。在严重脑挫裂伤的治疗中,应注意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予纠正。
(4)脑机能恢复治疗
目的在于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使颅脑外伤患者在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上尽可能达到自主、自立。脑机能恢复虽是对颅脑外伤后期的瘫痪、失语、癫痫以及精神智力等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治疗,但必须强调早期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在颅脑外伤急性期治疗中就应注意保护脑机能,尽量减少废损。当危险期渡过后,病情较为稳定时,即应给予神经机能恢复的药物。同时开始功能锻炼,包括理疗、按摩、针灸及被动的或主动的运动训练。
2、手术治疗
原发性脑挫裂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当有继发性损害引起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时,则有手术之必要。对伴有颅内血肿30ml以上、CT示有占位效应、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时或颅内压监护压力超过4.0kPa(30mmHg)或顺应性较差时,应及时施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对脑挫裂伤严重,因挫碎组织及脑水肿而致进行性颅内压增高,降低颅压处理无效,颅内压达到5.33kPa(40mmHg)时,应开颅清除糜烂组织,行内、外减压术,放置脑基底池或脑室引流;脑挫裂伤后期并发脑积水时,应先行脑室引流,待查明积水原因后再给予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