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中毒的发生是由于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所致。黄曲霉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
黄曲霉素中毒可并发心脏扩大、肺水肿。黄曲霉毒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中的量较其他组织器官为高,可并发肝功能衰竭。甚至可发生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
黄曲霉素中毒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脾脏增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黄曲霉素中毒预防主要是严格执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于这种毒素,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预防粮食等食物的霉变食品防霉关系重大,防霉措施要落实到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是从原料开始,经过加工、运输到贮存杀菌处理杀菌的方法很多,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加热杀菌,黄曲霉,加热到280℃才能完全破坏如果食物已发霉,不要食用,以免发生中毒
黄曲霉素中毒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辅助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层析法在可疑食物、患者血尿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中毒患者饮食宜清淡,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宜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宜吃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有很多种毒菌能产生毒素,在这些毒素中起致癌作用的有6种,其中最强的是黄曲霉素B1,其毒性比亚硝胺强75倍,比砒霜强68倍,比氰化钾强10倍。若低剂量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对肝脏的损害尤其大。黄曲霉素最喜欢在玉米、花生中繁殖产毒。所以,现在要求在加工玉米、花生前,将霉粒筛选干净,禁止用发霉的花生加工食用油。
黄曲霉素中毒属急症,应立即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1、护肝。
2、对症支持治疗。
3、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