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各种病变只要累及非特异性上行性网状激动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可以是脑干或大脑皮质重要部位的机械性破坏或是脑代谢过程的全面损害所致。代谢源性意识障碍可因能量底物的运送障碍(低氧、缺血、低血糖)或神经细胞膜的神经生理反应发生改变(药物或酒精中毒、癫痫或急性头部外伤)所致。意识障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颅内疾病
1、局限性病变:
(1)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肉芽肿、脑寄生虫囊肿等;
(3)颅脑外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2、脑弥漫性病变:
(1)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室管膜炎、颅内静脉窦感染等;
(2)弥漫性颅脑损伤;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脑水肿;
(5)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3、癫痫发作。
二、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粘液水肿性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
3、外源性中毒: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植物或动物类中毒等。
4、缺乏正常代谢物质:缺氧、缺血、低血糖。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6.物理性损害如日射病、热射病、电击伤、溺水等。
意识障碍可并发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一种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还可因昏迷而造成外伤性损害。
意识的改变从概念上分为2类。一类累及觉醒(arousal),即意识的“开关”系统,出现一系列从觉知(awareness)到昏迷的连续统一行为状态,临床上区别为觉知、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及昏迷。这些状态是动态的,可随时间而改变,前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线。除此而外,类昏迷状态和谵妄,也属于意识改变并累及觉醒水平的范畴。另一类“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大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认知(cognition)与情感(affection)活动,此类意识改变的例子包括痴呆、遗忘、妄想及不注意(inattention)等。除深度痴呆外,此类意识改变并不累及觉醒水平。意识改变的惟一正常形式是睡眠。觉知或意识清楚是指完整而正常的觉醒状态。
1、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3、昏睡: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4、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为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深昏迷是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5、类昏迷状态: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这些行为状态主要包括: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又称失传出状态(differencedstate)、持久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无动性缄默症(non-kineticmutism、意志缺乏症(abulia)、紧张症(catatonia)、假昏迷(pseudocoma)。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6、谵妄状态(deliriumstate):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和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谵妄的临床特征中以注意的缺陷、意识水平低下、知觉紊乱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的紊乱为主要症状。
意识障碍常呈波动性和移行性。为确定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评估其进展、观察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国外自1949年就陆续制订各种量表,这些量表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昏迷量表,把各种症状独立进行综合,得出昏迷严重程度;另一种为计分系统,与昏迷量表不同,这种量表把每个症状独立记分和分析,最终根据得分来确定意识障碍程度。从实际应用方便程度看,英国Teasdale和Jennett(1974)制订的Glasgow昏迷量表应用最广,我国已较广泛用于临床。
Glasgow昏迷量表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3分,分数愈高,意识愈清晰。该量表项目少,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但3岁以下儿童、老年、言语不通、聋哑人、精神病患者等因难以合作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此外,量表对昏迷前意识障碍无法判断,对病人情感反应和行为障碍也无法描述。
意识障碍主要的预防及救护措施如下:
1、当病人出现意识模糊、昏睡等意识障碍时,严密观察警惕其加深而进入昏迷
2、昏迷时,应将头侧位,便于口涎外流,并用纱布将下坠的舌头拉出因病人不会吞咽,所以不要向口中喂水或喂药
3、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将病人衣领扣子解开,如果病人口腔有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4、保护眼睛,如果病人眼睛不能闭合,应涂上眼药膏,用消毒的纱布湿敷于眼睛上,防止角膜干燥引起损伤
5、预防肺炎和褥疮,这是在家庭护理昏迷病人很重要的原则定时翻身、拍背、吸痰、清洁口腔保持床铺的清洁卫生,尿湿的床单及时更换,防止褥疮发生
6、及时送医院确诊,针对病因进行抢救和治疗
意识障碍的临床检查手段及方法具体如下:
一、确定是否有意识障碍
二、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或类型
1、临床分类法:主要是给予言语和各种刺激,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加以判断。如呼叫其姓名、推摇其肩臂、压迫眶上切迹、针刺皮肤、与之对话和嘱其执行有目的的动作等。
2、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本法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诂的方法。
三、确定意识障碍的病因
四、意识障碍的诊断程序
1、重点检查:神经体征和脑膜刺激征注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巩膜、面容、唇色、口腔及耳部情况、呼气的气味等。
2、实验室检查:如血象、静脉血、尿液、肛指、胃内容、胸透、心电图、超声波、脑脊液、颅部摄片、CT及MRI等。
意识障碍患者饮食方面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辛辣、刺激性、油腻、煎炸类、过咸、生冷饮食。
意识障碍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方面,具体如下:
一、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如脑肿瘤行手术切除、糖尿病用胰岛素、低血糖者补糖、中毒者行排毒解毒等。
二、对症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辅以人工呼吸。
2、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给予强心,升压药物,纠正休克。
3、有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皮质激素、甘露醇、速尿等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行脑室穿刺和引流术等。
4、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5、控制过高血压和过高体温。
6、控制抽搐。
7、纠正水电解持平衡紊乱,补充营养。
8、给予脑代谢促进剂、苏醒剂等。前者如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后者如氯酯醒、醒脑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