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处方药 医保

通用名称: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203

生产企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1、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发生,保持盐酸莫西沙星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盐酸莫西沙星应该仅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被证明或强烈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匹伐他汀钙片
匹伐他汀钙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莫西沙星。

本品活性成份为匹伐他汀钙,其化学名称为 (+)-双{(3R,5S,6E)-7-[2-环丙基-4-(4-氟苯基)-3–喹啉基]-3,5-二羟基-6-庚酸}单钙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50H46Ca F2N2O8分子量:880.98

生产企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93203

国药准字H20080737

说明
作用与功效

1、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发生,保持盐酸莫西沙星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盐酸莫西沙星应该仅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被证明或强烈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家族性高胆固醇症。(详见说明书)

用法用量

盐酸莫西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用于感染性疾病(详见适应症)的治疗,通用的用法用量如下所示,但必须结合疾病严重程度由临床医生最终确定。 1、成人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 (1)盐酸莫西沙星的剂量为0.4g(口服或作为静脉滴注),每24小时一次。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感染的类型: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每24小时剂量0.4g,持续时间10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持续时间0.4g,持续时间5天;社区获得性肺炎,每24小时剂量0.4g,持续时间7-14天;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每24小时剂量0.4g,持续时间7天;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每24小时剂量0.4g,持续时间7-21天,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每24小时剂量0.4g,持续时间5-14天。 (2)静脉注射剂型给患者(例如,病人无法忍受口服剂型)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给药途径。从静脉切换口服时,无需调整剂量。临床医师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从开始的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3)给药方法: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临用前将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1支(含莫西沙星0.4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每次的滴注时间推荐为不少于90分钟。稀释后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24小时稳定。 2、老年患者:老年人不必调整用药剂量。 3、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患者: (1)肝损伤害: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PughAtoC)与健康志愿者或肝功能正常的患者血浆药物浓度在临床上无明显差别。 (2)肾损害: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c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4、给药说明: (1)口服制剂可与食物或不与食物一同服用,饮水不限。 (2)本品(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稀释后应注意检查有无颗粒物和变色;如有颗粒物出现,或者溶液颜色改变不得使用。 (3)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为静脉注射剂,只能用于静脉滴注,不能用于动脉内、肌内、鞘内注射,不能腹膜内或皮下给药。 (4)与多价阳离子药物相互作用。 (5)在应用含有镁、铝、铁或锌,包括抗酸剂、硫糖铝、多种维生素和去羟肌苷咀嚼/缓释片或小儿口服液之前至少4小时或8小时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 5、药物相容性:莫西沙星可以与一些相容的溶液一同滴注。下列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稳定24小时以上,因此被认为是可以合并给药的:5%葡萄糖注射液。 6、种族差异:对高加索人、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群进行了可能的种族间差别试验,未发现临床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差别。因此,不同种族间不必调整药物剂量。

通常,成人一日 1 次,晚饭后口服匹伐他汀钙 1~2mg。按照年龄和治疗反应适当增减剂量,在 LDL 胆固醇降低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增量,每 日最大给药量为 4mg。 注意事项: 1、肝病患者给药时,初始给药量为每日 1mg,最大给药量为每日 2mg。(参照【注意事项】中慎重给药、【药代动力学】) 2、由于随着匹伐他汀钙给药量(血药浓度)的增加,会有横纹肌溶解症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增量至 4mg 时,要充分注意 CK(CPK)升高、肌红蛋白尿、肌肉痛及无力感等横纹肌溶解症前期症状。(国外临床试验中 8mg 以上的给药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而终止。)

副作用

1、已知对莫西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2、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由于缺乏患有肝功能严重损伤(ChildPughC级)的患者和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临床数据,该药在这类患者中禁用。 4、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包括腹痛、药疹、倦怠感、麻木、瘙痒等。临床检查值异常有 167 例(18.8%),主要是 -GTP升高、CK(CPK)升高、血清 ALT(GPT)、血清 AST(GOT)升高等。日本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中 20002 例中有 1210 例(6.0%)出现了不良反应(第 5 次 安全性定期报告)。 1、严重不良反应 (1)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以肌肉痛、乏力感、CK(CPK)升高、血及尿中的肌球蛋白升高为特征的横纹肌溶解症。伴随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停止给药。 (2)肌病(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肌病,所以如出现广泛的肌肉痛、肌肉压痛或明显 CK(CPK)升高时须停止给药。 (3)肝功能障碍、黄疸:可能会出现伴随 ALT(GPT)、AST(GOT)显著升高的肝功能障碍、黄疸,所以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给药,进行妥善处理。 (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所以应注意进行血液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给药,进行妥善处理。 2、其他不良反应(日本资料)(详见说明书) 发生频率根据日本批准时及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2、以下患者原则上禁止给药,但如有必要可慎重给药肾功能相关的临床检查值异常的患者,只限于判断本药与贝特类药物在临床上不得不合并用药的情况(易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参照【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1、慎重给药(以下患者需慎重给药)(1)肝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酒精中毒者(本药物主要分布和作用于肝脏,有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另外,对酒精中毒者,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2)肾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病例大多是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另外发现伴随横纹肌溶解症可以发生急剧的肾功能恶化。)。(3)正在服用贝特类药物(苯扎贝特等),烟酸的患者(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参照【药物相互作用】项)(4)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患者、遗传性肌疾病(肌营养障碍等)或有家族史患者、药物性肌障碍的既往史患者(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5)老年患者(参照【老年用药】)。2、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在使用本药的情况下以下几点要充分注意。(1)使用本药前,首先采用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疗法――食物疗法,以及减少如高血压、吸烟等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和进一步运动疗法。(2)

成分

1、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发生,保持盐酸莫西沙星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盐酸莫西沙星应该仅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被证明或强烈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家族性高胆固醇症。(详见说明书)

药理作用

文献报道的盐酸莫西沙星片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如下。这些不良反应以0.4g莫西沙星(口服、序贯疗法[静脉滴注/口服]或仅经静脉用药)的全部临床研究为基础,按照CIOMSIII频率分类整理如下: 1、严重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肌腱和肌腱断裂、QT间期延长、过敏反应、其他严重反应,有时是致命的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周围神经病变、光敏性/光毒性、细菌耐药性发生。 2、临床试验的经验:由于临床试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在临床实验中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种药物比较,可能也不能反映实际发生率。下面数据描述的是在不同条件下71项盐酸莫西沙星同活性药物对照的II~IV期临床试验。共14981例患者应用盐酸莫西沙星,平均年龄为50岁(约73%的人口是65岁),50%为男性,63%是白人,12%是亚裔,9%是黑人。患者接受0.4g盐酸莫西沙星每日一次,口服、静脉滴注或序贯给药(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治疗时间通常是6-10天,平均治疗天数为9天。5%的患者由于发生不良事件停止使用盐酸莫西沙星。4.1%的患者口服0.4g盐酸莫西沙星,3.9%的患者静脉给药0.4g,8.2%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0.4g口服/静脉给药。在口服0.4g剂量的患者中,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恶心(0.8%)、腹泻(0.5%)、头晕(0.5%)、呕吐(0.4%)。在静脉滴注400毫克剂量的患者中,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皮疹(0.5%)。在注射/口服序贯治疗剂量的患者中,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腹泻(0.5%)和发热(0.4%)。在接受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1%和不太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至<1%)分别显示在表2和表3中。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3%)有恶心、腹泻、头痛、头晕。 3、上市后的经验 上市以后并且确认服用过盐酸莫西沙星以后所报导的不良反应。因为这些事件都是由大小不同的群体自发报导的,所以并不能够可靠估计他们发生的频率或建立一个与药物暴露的因果关系。 (1)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 (2)心脏疾病: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心脏骤停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通常在患者并发严重的药物性心律失常时发生。 (3)肝胆管疾病:肝炎(主要是淤胆型)、肝脏衰竭(包括死亡病例)、黄疸、急性肝坏死。 (4)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头水肿)。 (5)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腱断裂。 (6)神经系统疾病:协调障碍、步态异常、重症肌无力(加剧)。 (7)精神疾病:精神病反应(很少最终自我危害行为)。 (8)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障碍、间质性肾炎。 (9)呼吸、胸和纵隔疾病:过敏性肺炎。 (10)皮肤和皮下组织病变:光敏性/光毒性反应、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注意事项

1、腱末端病,跟腱断裂: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盐酸莫西沙星,会使所有年龄段患者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这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跟腱,跟腱破裂,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在肩,手部,肱二头肌,拇指和其他肌腱点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也有报道。这种风险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患者及肾脏、心脏或肺移植手术的患者进一步增加。除了年龄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因素外,另可独立地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的因素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肾功能衰竭,和以前的肌腱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也发生在没有上述风险因素的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中。肌腱断裂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在治疗结束数月后发生肌腱断裂亦有报道。在病人发生疼痛,肿胀,炎症或肌腱断裂后,应停止应用AVELOX。在出现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迹象后,应建议患者休息,并与医师联系,换用非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 2、重症肌无力加重: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盐酸莫西沙星,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症状。上市后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和需要通气支持,和患有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喹诺酮药物相关。避免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 3、QT间期延长:盐酸莫西沙星已被证明可使某些病人的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口服0.4g的盐酸莫西沙星,从给药前至盐酸莫西沙星达最大浓度时,平均QTc变化为6msec。静脉滴注0.4g的盐酸莫西沙星(每天静滴时间为1小时),从给药前至给药第1天时,平均QTc变化为10msec,第3天平均QTc变化为7msec。由于缺乏这些病人的用药经验,该药物应避免用于已知QT间期延长的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和接受抗心律失常IA类药物(例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药物(例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的患者。尚未进行莫西沙和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西沙必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物,和三环抗抑郁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能排除盐酸莫西沙星和这些药物具有叠加效果,因此,同时给予莫西沙星和这些药物时应谨慎。在上市前临床试验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798个使用莫西沙星的患者和同时接受已知可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对照患者中是相似的。对具有心律失常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莫西沙星,如心动过缓,急性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的程度会随着药物浓度或者静脉制剂的输液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应超过推荐剂量或输注速度。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包括尖端扭转。在盐酸莫西沙星超过15500例的对照临床研究中,包括759例患者在开始治疗时为低血钾的患者,没有由于QT间期延长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增加。在上市后的观察性研究中,超过18000例盐酸莫西沙星片剂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增加,这些病人未进行心电图的检测。老年患者使用盐酸莫西沙星可能会更容易引起药物相关的QT间期延长。此外,在轻度、中度或重度肝硬化的患者使用盐酸莫西沙星应谨慎。 4、过敏反应: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包括盐酸莫西沙星,已报道发生严重的过敏,一些患者在第一次给药后即发生。有些反应伴随着心血管系统衰竭、丧失意识、刺痛、咽或面部水肿、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肾上腺素紧急治疗。莫西沙星应在第一次出现皮疹或其他任何过敏迹象时停止应用。必要时可进行输氧,静脉注射类固醇,气道管理,包括插管等措施。 5、其他严重并且有时致命的反应:在接受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已有出现其他严重、有时是致命的事件的报道。这些事件中有些是由于过敏,有些则病因不明。这些事件可能是严重的,通常发生多个剂量给药后。临床表现可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指证:发热、皮疹、、严重的皮肤反应(例如,中毒性表皮坏死,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1)血管炎;关节痛;肌痛;血清病;过敏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或衰竭; (2)肝炎、黄疸、急性肝坏死;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和/或其他血液系统异常;药物应在第一次出现皮疹、黄疸,或任何其他过敏表现时立即停止并且采取措施。 6、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盐酸莫西沙星,可能导致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事件,包括:紧张、激动、失眠、焦虑、恶梦或偏执狂。患者接受喹诺酮类药物发生惊厥已被报道。喹诺酮类药物也可能导致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事件包括:头晕、错乱、震颤、幻觉、抑郁和很少的自杀念头或行为。这些反应可能发生在的第一剂量后。如果这些反应发生在患者接受盐酸莫西沙星时,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同所有的喹诺酮类,盐酸莫西沙星对已知或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例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风险因素(如有发作倾向或发作阈值降低)应谨慎使用。 7、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几乎所有的抗菌剂均出现过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包括盐酸莫西沙星,严重程度的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结肠炎。抗菌剂治疗,使结肠的正常菌群改变,从而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生长。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B,是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的原因。高毒性的梭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这些感染抗菌治疗无效,并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在接收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均应考虑CDAD的可能性。因为CDAD可能发生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两个月,因此仔细的病史询问是必要的。如果怀疑或证实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目前使用的不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可能需要停止。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蛋白质,应用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治疗,出现临床指证时应进行手术评价。 8、周围神经病变:已有报道患者接受喹诺酮类产生罕见的感觉或感觉运动性轴索神经病,影响小和/或大的轴索,致皮肤感觉异常、感觉迟钝、触物痛感和衰弱。 9、动物的关节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引起未成熟犬跛行。负重关节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这些狗软骨永久性改变。相关喹诺酮类药物也产生负重关节的软骨糜烂,以及在未成熟的各种动物物种产生其他关节症状。 10、光敏性/光毒性:在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中度至严重的光敏性/光毒性反应,后者可能表现过度的晒伤反应(例如,燃烧、红斑、水泡、、渗出、水肿),常在暴露于光的部位出现(通常是,脖子的“V”型区域、前臂伸肌表面、手的背部)。因此,应该避免过度暴露于光源下。发生光毒性反应时应停用药物。 11、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在没有证据或强烈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或者缺乏预防性应用指证的情况下,使用盐酸莫西沙星并不能使患者受益,反而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怀孕类别C。动物研究显示莫西沙星有生殖毒性,但对人的潜在威胁性尚不明确。人类在怀孕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尚未被证实,儿童服用喹诺酮类可引起可逆性关节损伤。因此,盐酸莫西沙星禁用于妊娠期妇女。 (2)哺乳期妇女: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相同,莫西沙星可造成未成年试验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损伤。临床研究证实小量的盐酸莫西沙星可以分布到人类的乳汁中,尚缺乏哺乳期妇女的研究数据。因此,盐酸莫西沙星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13、儿童用药:盐酸莫西沙星会导致幼年动物关节病,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18岁以下患者禁用。 1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会增加肌腱损伤包括肌腱断裂的风险,在患者接受伴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时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腱炎或腱断裂可以涉及跟腱、手、肩或其他肌腱所在位置,可能发生在治疗期间或完成治疗之后;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治疗几个月后发生的案例已经被报道。在开具老年患者尤其是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的老年患者的处方时应谨慎,患者应该被告知这个潜在的副作用,如果发生任何症状的腱炎或腱断裂应建议停止盐酸莫西沙星并且联系他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在一项单一剂量临床试验中,接受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的患者中有23%的病人大于或等于65岁,9%是大于或等于75岁。临床试验数据证明,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普通成年人想比无差异。在静脉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的试验中,其中患者年龄65周岁及以上的占42%,年龄75周岁及以上的占23%。临床试验数据表明,65周岁及以上的患者静脉使用拜复乐的安全性与对照组一致。总体上,老年患者使用药物后更容易出现QT间期延长。因此,该药应避免用于QT间期延长的病人、患有低钾血症病人及接受I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病人。 15、药物过量: (1)单次口服最大剂量至2.8克时并不会引起任何显著的不良事件。如出现急性过量的情况,应排空胃并保持充足的水分。由于可能会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应及时安排心电监护,并仔细观察,根据病人临床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口服活性炭后可有效防止莫西沙星系统暴露的过量增加。约3%和9%的莫西沙星以及其代谢产物2%和4.5%的葡萄糖醛酸可分别通过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除去。 (2)单次口服拜复乐2000mg/Kg,500mg/Kg和1500mg/Kg的剂量分别对大鼠,小鼠和猕猴是致命的。小鼠和大鼠静脉注射最小致死剂量为100mg/Kg。不良临床症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反应,如活动减少、嗜睡、震颤、抽搐、呕吐和腹泻。

1、慎重给药(以下患者需慎重给药) (1)肝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酒精中毒者(本药物主要分布和作用于肝脏,有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另外,对酒精中毒者,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2)肾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病例大多是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另外发现伴随横纹肌溶解症可以发生急剧的肾功能恶化。)。 (3)正在服用贝特类药物(苯扎贝特等),烟酸的患者(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参照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