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了、暴雨到了、冬病夏治启动了……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南京最热的一段时间就要到了。
关于气候变化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必再重复强调。只是根据南京多位专家的研究结果,给你整出了这样一份“关键词库”。相信我们,照着做,你这个夏天会过得更安心。
关键词
34℃
高温毫无疑问是这个季节对人们的最大威胁,而数年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陈晓东,就对南京老年人群进行抽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来看,当夏季温度高于34℃时,疾病发生和死亡曲线就会直线攀爬。但要注意的是,只要温度高于31℃,就已经超越老年人这一类身体状况相对比较差的人群的耐受程度了。
此外,还有一些气象专家的研究显示,一旦气温突破30℃,南京冠心病发病入院数占该季节全温度段的67.3%;超过35℃,发病入院率更将呈现陡直曲线上升。
专家提醒,相对于身体比较健壮的成年人,老年人、孩子和病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感觉表达叙述不准确,同时也很难把握什么样的情况对自己更好; 老年人因为机体衰老、各方面功能退化,所以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体虚患者则可能因为疾病的关系,对温度感觉存在误差,或者耐受度不足。对于这些人群来说,“热不热”的自我感觉评判并不能作数,最好的方法还是看实际温度,如果超过31℃就请必须启动降温防暑的一系列措施,不要等到34℃、各类疾病意外的风险都随之上升时,才采取措施。
关键词
7月
多项气象学者研究显示,7月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月份。
一项调查显示,6月是南京男性冠心病患者疾病高发月份,而7月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高发月份,另外女性脑梗塞的高发季节在8月。而另外一项针对南京人群的研究显示,7月是脑梗塞的高发月份,无关季节。
对此,专家分析,这主要还是因为6-7月份是进入夏季、温度快速升高的时期,温度变化加上高温急速袭来,在高温酷暑环境中,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可能会比较多。
不过,急诊方面专家表示,这并非表示夏季中期和夏末时期就安全。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瞿媛说,相对于心脑血管病从进入高温季就开始发威的情况,有些病更喜欢“夏末秋初再算账”。“一般来说,在夏季前半段我们要积极预防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但随着夏季持续,到了后期感冒发烧、胃肠不适的患者就会特别多,甚至包括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瞿媛说,这可能是因为夏季高温时降温纳凉手段不当,过度贪凉导致,所以一般会集中在8-9月份出现。对于这种特殊的“滞后”现象,市民也要给予重视。
关键词
早晚
毫无疑问,阳光最强、温度最高的正午,应该是夏季最危险的时刻。但请注意,根据气象专家的调查,在上午和晚间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瞿媛说,在正午时段比较容易遇见中暑、热射病的患者,而在晚上到夜间会有一段时间很容易遇见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是凌晨4点到清晨7点会是死亡高峰时段。“这个时候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突发心梗、心衰的患者都比较多。”
当然,这个现象并非高温天独有,即便在其他季节,从夜间到凌晨都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刻。只不过当遭遇高温冲击时,疾病发病率可能进一步“水涨船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家对于“正午避暑”的观念都很到位,加上生活便利,很多人都能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出门。但对于早晚的重视程度却还没跟上,加上每天早晚的交通高峰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此时热度犹存、避无可避,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果是那些不得不在户外工作的人群,正午依旧是必须特别警惕的时刻。而对于那些不必在正午期间外出,同时又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就一定要把对早晚这种高位时段的警惕给提上来。”瞿媛说。
关键词
气压
其实在大多数时段,疾病的发病率是和气压成正比,也就是气压越高,发病率越高。
南京多位气象专家的研究结果也是如此,无论是冠心病、心梗、脑梗塞、脑溢血或者是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是气压越高,发病风险越高。
不过关于这一点,专家们解释,这主要是因为高气压往往意味着低温袭来,所以导致各类疾病高发。
医学专家则表示,在夏季大家或许更要注意低气压、高湿度的天气。“夏季高温时,如果伴随高湿度、低气压,人会非常不舒服。
可能会大量排汗,休息不好,有些人还觉得喘不过气,加上高温引起的情绪波动,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急性事件。”瞿媛说,另外如果湿度>70%,也非常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夏季天气变化快,有研究数据显示,突然的台风袭击也会成为心梗这类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因。
所以突然遭遇大风大雨的天气时,虽然不那么热了,但是有基础病特别是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也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