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半的老年人都会出现失眠的状况,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未得到改善,那么势必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个很大的损害,其实多数老年人失眠都是由于心理上的因素,那么要如何从心理上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呢?
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间歇睡,睡睡醒醒、醒醒睡睡,夜晚很难睡足8个小时,但白天打盹,累计下来,一天的睡眠量也接近8个小时,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5~7小时,最多也就是7个半小时。许多探讨睡眠学的人认为,失眠本身算不上什么疾病,而只是暗示着身体上或情感上或行为上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妨碍了大脑发出睡眠的指令。老年人一旦出现暂时的失眠,不要为之急躁。有些人刚躺下不久就担心是否能人睡,这样越担心就越睡不着,结果出现了病态性恐惧失眠症。
实际上老年人最常见的失眠多是情绪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遇到不满意的事容易伤感;过于操心子孙的事,又力不从心,也会波及情绪;有的人身体出现某些异样的感觉,便猜疑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或听到别人患了什么病,自己也怀疑有了什么病,等等。这些思想波动都带有忧虑的色彩,致使晚上心情不得平静,难以人睡。同样,遇到高兴的事,情绪过于兴奋,也会影响睡眠。对患情绪性失眠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尽量让他们生活得愉快、舒心,减少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老年人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理情绪,发挥内因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过忧过喜,避免情绪异常波动;平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体育锻炼;睡前不要谈论、回想会引起心情不快的事,也要避免过于喜悦;不要为自己的失眠担心,随其自然;为了使心情平静,睡前还可以在室内外漫步或静坐。这些心理上的调理会有益于睡眠的。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更是这样。对入睡难,宜泰然处之,不可心存忧惧,否则只会使入睡更难。建议这样思考,躺着也是休息,和睡眠的作用是一致的。这样就会心情平静,容易入睡。老年人活动、工作不多,一日睡眠4~7小时已足够,不必担心。
安眠药只可偶尔一用,不可作为睡眠依靠,长期服用。一旦视安眠药为靠山,势必睡前非用不可,这就如同吸毒成瘾一样,很难终止。安眠药久用,剂量必会越来越大,否则无效。长期服用大量安眠药的人,对身体贻害不能算小,应当警惕。
由此看来,老年人失眠,大多数都是由于想的多,过度操心,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会比较啰嗦的原因之一了,其实老年朋友们在老年时期应该安心养老,不要过于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