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时先放盐还是后放盐大有学问,不要把顺序搞反了,影响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盐常常用做调味品,用来调味,增香。这只是其中的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盐是用来补充碘与钠的。碘与钠是我们人体不可以缺少的营养素,都有其重要的生理机能,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碘在人体中要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材料,可以促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护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如果孕妇时期缺乏碘,就会一起流产,甚至出现死胎现象。如果胎儿缺乏碘,智力就会落后,甚至出现聋哑,斜视等症状。成年人缺碘,就会皮肤干燥,毛发零落,性情失常,患甲状腺肿(粗脖子病),智力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而钠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渗透压,缺少会引起虚肿,瘫软,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见,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最好是保持在每天每个人4克到6克。过多与过少,都会影响碘与钠的摄取,影响健康。
但是,盐一般作为烹调食物时候使用。如果烹调反复不对,就会严重影响盐的真正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为,许多食物会影响盐中的碘与钠的正常吸收,甚至会破坏盐中的碘与钠。长时间的错误操作,就会造成身体缺乏碘,甚至缺乏钠。一般情况下,炒菜要后放盐,这是因为,如果先放盐,盐会造成菜外渗透压增高,菜内的水分很快就会渗出,菜就会熟的慢,影响菜的鲜嫩与口感,同时,会造成菜中的营养素大量丢失,同时也会破坏盐中的碘,影响营养素的正常供给,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因为我们的健康最关键的就是营养素合理摄取。这是后放盐的正确解释。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不是所有的炒菜,都需要后放盐的。需要灵活掌握不能太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比如说,如果用花生油进行烹调,就需要先放盐,注意,要先放一部分盐,剩下的另一部分盐,最后放。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一种黄曲霉菌污染,如果条件具备,黄曲霉菌就会产生一种毒素物质,叫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毒性很强。大家知道砒霜毒性很强,但是,黄曲霉素比砒霜的毒性大68倍。为了避免中毒,等油热后放入盐,可以利用盐中的碘来解除黄曲霉素,这样就会预防黄曲霉素中毒。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那就是用动物油炒菜的时候,也是需要先放一部分盐,最后再放一部分盐。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健康。因为动物油中的有机氯会有残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而盐可以减少这种有机氯的残留,有利于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请不要迷信专家,专家说的对不对,是需要后续的临床试验去不断检验的,而且必定会有一些专家建议会被证伪。也不要蔑视专家,因为指南制定出来之前我们需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参照专家的意见。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