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彬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电监护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心电监护是一种监测心脏电活动的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和记录心电图(ECG)波形。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监测心脏手术或治疗的效果,以及及时发现心脏异常。

心电监护的临床意义广泛,它能够实时监测心率、节律和心脏传导功能。例如,通过观察P波、QRS复合波和T波的变化,医生可以识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疾病。此外,心电监护还可以用于监测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以及心脏起搏器功能。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心脏病房等环境中,心电监护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心电监护检查。在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在使用任何心脏相关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