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可能是由于接触过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 接触过敏: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某些物质如金属、化妆品、洗涤剂等可能导致皮肤出现急性湿疹。治疗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缓解症状,同时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还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控制病情。
2.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抵御外界刺激,容易诱发急性湿疹。平时要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保湿霜如凡士林、甘油等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同时可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修复皮肤屏障。
3. 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存在湿疹易感基因,更容易发生急性湿疹。对于这类人群,平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减少诱发因素。一旦发生急性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症状,必要时还需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调节免疫反应。
除以上原因外,急性湿疹还可能与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一旦发生急性湿疹,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