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可能是由皮肤损伤、细菌感染或激素水平失衡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皮肤损伤
日常生活中,皮肤受到摩擦、挤压或抓挠等物理性损伤后,可能导致毛囊受损,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炎症。此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氯霉素软膏等局部涂抹,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二次感染。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引起毛囊炎的常见病原体。感染后,可出现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治疗时,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同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等,以控制感染。
3.激素水平失衡
雄激素水平过高可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堵塞,容易诱发毛囊炎。此时,可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如非那雄胺、螺内酯等调节激素水平,同时外用维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凝胶等,促进毛囊口角质代谢,减少堵塞。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平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抓挠皮肤,增强身体抵抗力。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