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能是由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骨折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足底筋膜炎
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可能导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引起炎症和疼痛。治疗时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和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炎症和疼痛,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和适当的休息。
2.跟腱炎
跟腱过度使用或损伤可能导致炎症反应,表现为跟腱部位疼痛和肿胀。治疗可使用外用消炎药膏如酮洛芬凝胶、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同时进行冷敷和适度的拉伸运动。
3.骨折
外力撞击或跌倒可能导致跟骨骨折,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如使用石膏固定、手术内固定等,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关节炎、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日常应注意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和拉伸运动。如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