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传播疾病、引发局部皮肤损伤、导致过敏反应、诱发继发感染以及引起潜在并发症等。其危害程度与叮咬时间、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1.传播疾病
蜱虫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可通过叮咬将病原体注入人体。常见疾病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莱姆病可引发游走性红斑、关节疼痛;森林脑炎可能导致高热、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
2.局部皮肤损伤
蜱虫口器刺入皮肤后,其唾液中的酶类物质会破坏局部组织,导致叮咬部位红肿、硬结或溃疡。部分蜱虫叮咬后会形成特征性焦痂,持续数周难以愈合。
3.过敏反应
蜱虫唾液中的异种蛋白可能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4.继发感染
不当拔除虫体可能导致口器残留,抓挠破损皮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出现局部化脓、淋巴结肿大,甚至引发败血症。
5.潜在并发症
某些蜱传疾病存在慢性化风险,如未经治疗的莱姆病可能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心脏传导阻滞。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被蜱虫叮咬后应使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虫体缓慢垂直拔出,避免挤压虫体。叮咬后需清洗消毒皮肤,密切观察2-3周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进入草丛、树林等高风险区域时应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归家后及时检查全身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