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疼痛、肌肉僵硬以及疲劳和运动耐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因具体类型和病情进展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肌肉无力
肌病患者常出现对称性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上肢抬举困难、无法梳头,下肢无法正常上下楼梯或蹲起。这是由于肌纤维结构异常或能量代谢障碍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累及呼吸肌群。
2、肌肉萎缩
长期肌病会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常见于四肢近端和肩胛带肌群。在肌营养不良症中,肌肉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替代,可能出现腓肠肌假性肥大等特征性改变。
3、肌肉疼痛
炎症性肌病如皮肌炎患者会出现肌肉压痛,活动后疼痛加剧。代谢性肌病患者可能因乳酸堆积引发运动后酸痛,部分患者夜间可能出现痛性痉挛。
4、肌肉僵硬
某些代谢性肌病患者在运动初期会出现肌肉僵硬感,持续活动后可能缓解。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原累积病,由于能量代谢障碍导致肌肉收缩异常。
5、疲劳和运动耐力下降
患者常主诉易疲劳,轻度活动即感疲乏,这与肌肉能量供应不足有关。线粒体肌病患者尤为明显,可能伴有运动后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肌无力、肌肉疼痛或运动功能减退,建议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临床常通过肌酶检测、肌电图、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包括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及康复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