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芸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隐球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隐球菌感染主要由环境中存在的隐球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其诱因可能与接触鸽粪、免疫系统受损、存在基础疾病以及职业或环境暴露等因素有关。

1.接触鸽粪

隐球菌广泛存在于鸽粪、腐烂植被及土壤中。当人体吸入含有隐球菌的尘埃时,病原体可能侵入肺部,进而引发感染。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咳嗽、胸痛或低热,严重时可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两性霉素B注射液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2.免疫系统受损

艾滋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情况会显著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此类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隐球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除抗真菌药物外,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管理,如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3.基础疾病

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等慢性病可能破坏皮肤黏膜屏障或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这类患者肺部感染风险较高,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肺功能等基础疾病。

4.职业或环境暴露

农民、园艺工作者、建筑工人等频繁接触土壤或禽类排泄物的职业群体感染风险较高。日常工作中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若出现持续发热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隐球菌感染具有潜在严重性,尤其对免疫缺陷病人群可能危及生命。建议避免接触鸽舍等高风险环境,饲养禽类时注意清洁防护。若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伴有免疫力低下者,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