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可能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的。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当上述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时,便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
1、饮食不当
长期过食生冷、油腻或辛辣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这类食物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调理,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
2、过度劳累
体力或脑力过度消耗会耗伤脾气,中医称为“劳倦伤脾”。持续高强度工作会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治疗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归脾丸等药物,同时需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正气不足,易致脾气虚弱。这类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肢体浮肿、舌淡苔白等症候。临床常用八珍颗粒、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等方剂进行调理,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进行八段锦等养生锻炼。
若长期存在消化不良、四肢沉重、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后,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开具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患者切勿自行盲目服用滋补类药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