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兵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感冒失去嗅觉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感冒后失去嗅觉可能与鼻腔阻塞、病毒感染损伤或炎症反应有关,通常属于暂时性症状,多数可随感冒好转恢复。该情况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缓解鼻塞、抗病毒治疗或促进神经修复等。

1、鼻腔阻塞

感冒常伴随鼻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导致气流无法到达鼻腔顶部的嗅觉区域。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使用鼻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缓解阻塞,恢复嗅觉传导路径。

2、病毒感染损伤

部分感冒病毒可能直接破坏嗅觉上皮细胞或嗅神经末梢。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头痛、发热等症状。通常建议保证充足休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必要时可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神经水肿。

3、炎症反应

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物质,干扰嗅觉信号传递。患者可能出现鼻腔灼热感或分泌物异味。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局部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若嗅觉丧失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面部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鼻窦炎、嗅觉神经永久性损伤等并发症。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环境湿度50%-60%,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嗅觉恢复期间可进行气味识别训练,每日闻嗅柠檬、丁香等强烈气味刺激嗅觉记忆。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