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针灸有什么好处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一般具有缓解疼痛、调节气血、改善消化功能、调节免疫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机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1、缓解疼痛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从而有效缓解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多种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传导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关。

2、调节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多种病症。针灸通过疏通经络,改善气滞血瘀的状态,常用于调理月经不调、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问题,帮助恢复机体气血平衡。

3、改善消化功能

针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针灸可调节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例如针灸足三里等穴位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4、调节免疫

研究表明针灸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定期接受针灸有助于减少反复感冒、过敏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5、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针灸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的肢体康复、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能加速神经传导功能的修复。

进行针灸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频率和疗程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晕针、局部瘀青等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对于急重症或器质性疾病,需配合现代医学手段综合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