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普遍不信任和猜疑为特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将他人动机解读为恶意。这类人格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早期,表现为对周围人缺乏信任、过度警惕以及易产生敌意。

1、猜疑与不信任

患者常无端怀疑他人正在利用、伤害或欺骗自己,即便缺乏客观证据也会坚持自己的怀疑。例如可能认为同事故意破坏其工作成果,或伴侣存在不忠行为。这种猜疑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难以建立稳定社交圈。

2、过度警惕与防御

患者对他人言行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经常曲解中性或善意的举动。如在社交场合过度关注他人表情变化,将礼貌性微笑解读为嘲讽,这种认知偏差会引发强烈的愤怒或反击行为。

3、情感表达受限

患者往往表现出冷漠、固执和好斗的特点,缺乏幽默感和同理心。在人际互动中容易记仇,对 perceived 的侮辱或伤害久久不能释怀,可能因为多年前的微小冲突持续怀恨在心。

4、归因偏差

习惯将负面事件归咎于他人而非客观环境因素。当遭遇工作失误时,更倾向认为是同事陷害而非自身失误,这种认知模式会加剧人际冲突和社交孤立。

该疾病的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访谈和心理评估确定。认知行为治疗和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抗焦虑药物。患者及家属应正视疾病特点,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长期管理方案,逐步改善人际互动模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