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通常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该病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有关。

1、内分泌失调

这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核心病因。当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时,子宫内膜无法正常增生和脱落,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或突破性出血。青春期少女卵巢功能未成熟,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都容易出现这种激素波动。

2、排卵功能障碍

约85%的病例属于无排卵型功血。卵巢未能正常排卵时,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异常增厚,最终因组织脆弱引发不规则脱落和出血。这类出血往往持续时间长且出血量不稳定。

3、凝血机制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或纤溶系统亢进,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止血功能下降。这种情况会加重经期出血量,可能引发贫血、乏力等并发症。

4、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压力过大、情绪剧烈波动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功能,间接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紊乱。研究表明,约30%的年轻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应激事件。

5、代谢相关因素

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可能干扰卵巢激素合成,引发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这类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月经稀发和功血交替出现的情况。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通过超声、性激素检测和诊断性刮宫等手段明确病因。治疗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包括激素调节、促排卵治疗或宫腔镜手术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