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出来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排尿困难通常由尿路梗阻或膀胱功能异常引起,不同病因对应的症状及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1、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增大可压迫尿道,导致尿线变细、排尿费力甚至无法排尿。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多沙唑嗪片等药物松弛尿道平滑肌,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尿路结石
结石嵌顿在尿道或膀胱颈部会直接阻塞尿流,引起排尿中断、下腹疼痛等症状。直径较小的结石可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胶囊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3、尿道狭窄
尿道外伤、感染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造成尿道管腔狭窄,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分叉。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尿道扩张改善,严重狭窄需行尿道成形术重建尿道结构。
4、神经源性膀胱
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协调性,导致尿潴留。患者常伴下肢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出现排尿困难时应避免强行憋尿,不可自行挤压下腹部。建议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明确病因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泌尿系超声等评估恢复情况。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导尿解除梗阻,防止膀胱破裂或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