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一般指体内器官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进入其他部位,并非特定疾病名称,可能与腹壁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体表出现包块,伴有胀痛感,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疝气的形成主要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有关。腹壁薄弱可能是先天性发育缺陷导致,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脐环闭锁不全等,常见于婴幼儿腹股沟疝、脐疝。后天因素如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衰老等因素也可导致腹壁肌肉薄弱。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举重物等行为会引起腹压持续增高,促使脏器从薄弱处突出形成疝。肥胖、妊娠、腹水等情况也会增加腹腔压力。
当腹股沟、脐部、切口等部位出现可复性包块,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站立或用力时增大,需警惕疝气可能。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胀痛或牵涉痛,发生嵌顿时会出现剧烈疼痛、呕吐等症状。临床诊断通常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若确诊为疝气,通常需根据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婴幼儿脐疝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可暂时观察。成人疝气通常需手术修补,如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手术。日常需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慢性咳嗽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出现包块无法回纳或突发剧痛时,需立即就医排除嵌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