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急诊科

晕针怎么办

晕针可通过立即停止操作、调整体位、保持通风等方式缓解,必要时需及时就医。晕针是针刺治疗或采血、输液时因紧张、疼痛等引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需及时处理。

1、立即停止操作

一旦出现头晕、心慌等晕针先兆,需立刻停止针刺或采血等操作,避免刺激加重。让患者平躺或采取头低脚高位,有助于增加脑部供血,缓解症状。同时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若出现意识丧失需紧急处理。

2、保持环境通风

立即开窗或转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品。可用湿毛巾擦拭面部,帮助降低紧张感和调节体温。避免人群围观,减少患者心理压力。

3、补充水分与糖分

清醒状态下可饮用温糖水或含糖饮料,帮助提升血糖水平。若症状较重,可遵医嘱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需注意补充量不宜过多,防止引起胃肠不适。

4、心理干预与安抚

通过语言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深呼吸放松。后续治疗前需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对反复晕针者建议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5、预防措施

操作前避免空腹或过度疲劳,可适量进食。选择舒适体位,尽量采用卧位接受治疗。对于晕针史者,操作时可以使用无痛技术如表面麻醉,缩短操作时间。

若经上述处理仍持续昏迷、心率过缓或血压下降,需立即送往急诊科救治。日常应加强心理建设,通过渐进式接触减少对针具的恐惧。进行有创操作前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身晕针史,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