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毕伟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肿瘤科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什么意思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上皮组织的一种癌前病变,指细胞异型性明显、组织结构紊乱,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发生浸润的病理状态,这种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引起重视。

1、定义及特征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上皮组织异常增生的中间阶段,介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之间。病理学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分裂象增多、极性消失等异常改变,这种病变提示细胞增殖活跃,存在向恶性转化的生物学行为。

2、癌变风险

相较于低级别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为浸润癌的概率显著升高。研究显示不同部位病变的癌变率存在差异,例如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未经治疗者,5年内癌变风险可达30%以上。病变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累积癌变风险越高。

3、与癌症的区别

虽然属于癌前病变阶段,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癌症。及时干预治疗可有效阻断其向浸润癌发展的进程。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组织活检、免疫组化等检查手段,与早期浸润癌进行鉴别诊断。

4、常见发生部位

该病变可发生于多种上皮覆盖的器官,以宫颈、胃肠道(食管/胃/结直肠)、乳腺导管等部位较为常见。不同部位的病变在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但病理学诊断标准具有一致性。

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后,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内镜下切除、局部消融或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治疗后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3-6个月的定期复查,通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评估等方式监测病情变化。日常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等致癌因素的持续刺激。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