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同混乱及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疾病。该疾病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常伴随强烈的情绪波动和长期的心理困扰,需要专业心理干预和治疗。

1、定义与核心特征

边缘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调节异常,患者常因微小刺激产生强烈愤怒或抑郁,情绪可能在数小时内剧烈波动。其核心特征包括对被抛弃的过度恐惧,常因想象中的疏远而采取极端行为维持关系,例如威胁自残或过度讨好他人。

2、主要症状表现

患者易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约75%存在反复割伤、烧伤等非自杀性自残。人际关系呈现极端化模式,常在过度理想化与彻底贬低他人之间摇摆。约40%患者伴有短暂性现实感丧失,可能出现偏执或解离症状,例如感觉周围环境不真实。

3、病因与风险因素

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前额叶与边缘系统功能连接异常,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成长过程中经历情感忽视或虐待的比例高达68%,童年创伤是重要诱发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遗传度约40%,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常人高5倍。

若出现相关症状表现,建议尽早至精神心理科就诊。临床治疗通常采用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必要时联合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物。患者日常可通过情绪日记记录情绪变化规律,配合正念训练改善情绪调节能力,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