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什么是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变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劳损,颈椎结构逐渐发生退化的病理改变,这种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长期姿势不良、慢性劳损或外伤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颈椎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部位的退行性改变。

颈椎退行性变的核心变化包括椎间盘脱水、弹性下降,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形成骨赘(骨质增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韧带肥厚或钙化,进一步限制颈椎活动,这些改变可能引发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神经受压,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甚至行走不稳等神经功能障碍。若累及椎动脉,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等供血不足表现。

对于存在上述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到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通过X线、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坐姿,适当进行颈部肌肉锻炼。若确诊为颈椎退行性变,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理疗、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不可自行盲目按摩或服用止痛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