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部分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或治疗。该手术通常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等情况的处理。
1、适应症
宫颈锥切术主要适用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宫颈原位癌以及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不符的情况。对于宫颈活检未能明确病变范围或怀疑存在更严重病变时,也可通过锥切术进一步诊断。部分患者因宫颈管搔刮术提示异常,需通过此手术评估宫颈管内病变。
2、手术方式
常用术式包括冷刀锥切和环形电切术(LEEP)。冷刀锥切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锥形宫颈组织,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情况,切缘病理评估更准确。LEEP术利用高频电波环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但可能存在热损伤影响病理判断。术中需根据病变位置调整切除深度,通常切除范围达宫颈管2-3cm。
3、术后恢复
术后2-3周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排液,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1-2个月。约10%-20%患者可能出现创面感染,表现为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增多。切除组织需送病理检查,若切缘阳性可能需二次手术。术后需定期随访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测,建议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持续监测病变复发情况。
术后应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若出血超过月经量需及时就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盆浴以防感染。接受锥切术可能增加早产风险,育龄女性妊娠后需加强宫颈机能监测。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术后1年内的复查对预防疾病进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