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其症状可能包括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消化系统异常、神经系统障碍以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患者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1、代谢紊乱
由于肾脏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尿素氮、肌酐等物质在体内蓄积。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口腔氨味、贫血等症状。皮肤瘙痒与尿毒素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下尿素结晶形成的“尿素霜”。
2、水电解质失衡
肾脏调节能力丧失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眼睑及下肢水肿,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常见高钾血症,可能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同时存在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
3、消化系统症状
约60%患者早期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这与尿毒素刺激胃肠黏膜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有关。部分患者伴随口腔溃疡、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神经系统异常
早期表现为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随着毒素积累可能出现嗜睡、意识模糊、肢体震颤等尿毒症脑病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烧灼感。
5、心血管系统病变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较为常见,与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增多相关。晚期可能出现心包炎、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气促、端坐呼吸。心律失常发生率可达30%,尤其是血钾异常时风险显著增加。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手段改善病情。日常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限制高钾食物,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