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里面长了个硬疙瘩一捏就疼,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毛囊炎或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硬疙瘩表面可见黑头且质地较韧,多为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导致;若伴随红肿热痛,可能为细菌感染引发的毛囊炎;若硬结位置较深且与周围组织粘连,需警惕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皮脂腺囊肿
由于耳垂皮肤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堆积形成囊性肿物。初期可能无痛感,但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按压疼痛,表面可能发红或形成脓头。囊肿直径多在0.5-2cm之间,可通过小切口手术完整切除囊壁。
2、毛囊炎
耳垂毛囊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感染后,局部会出现直径约3-5mm的红色丘疹,中心可能有脓点。触碰时可引发明显刺痛,严重时可发展为疖肿。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每日涂抹2-3次。
3、淋巴结肿大
耳垂下方分布有耳前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当发生中耳炎、外耳道炎或头皮感染时,淋巴结可能出现直径1cm左右的肿大,触摸质地偏硬且伴有压痛。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口服抗生素,疗程通常5-7天。
若硬疙瘩持续存在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快速增大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日常应避免反复挤压刺激患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佩戴耳饰前需做好消毒,油性皮肤者需加强耳后区域清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