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吐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感染等病理性原因有关。生理性吐奶通常与婴儿胃部发育不成熟有关,病理性吐奶则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在吃奶后若体位改变或腹压增高时,容易发生吐奶。此外,宝宝吃奶时若吞咽过多空气,或一次性摄入过多奶量,可能因胃内压力升高而出现吐奶。这种情况通常吐奶量较少,不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拍嗝、调整喂奶姿势等方法缓解。
2、胃食管反流病
部分婴儿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胃内容物频繁反流至食管,表现为反复吐奶、烦躁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改善胃肠动力,并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
3、感染或过敏
若宝宝合并肠道感染,可能出现吐奶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除吐奶外,还可出现皮疹、喘息等表现,需更换水解蛋白奶粉喂养。
若宝宝吐奶后无异常哭闹、精神状态良好,可通过喂奶后竖抱拍嗝、避免过度喂养等方式观察。若吐奶呈喷射状、伴有体重不增、血便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儿科完善胃部超声、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