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通常由体温急剧升高引发,表现为突发性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该现象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尤其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疾病相关。
1、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主要表现为体温骤升后突发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或上翻、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部分患儿可有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发作时间通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自行停止,少数可持续更久。典型高热惊厥具有自限性,发作后患儿常进入嗜睡状态。
2、发病机制
该病主要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体温快速上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遗传因素也起重要作用,约30%患儿有家族史。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等感染性疾病。
3、急救处理
发现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侧卧,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按压肢体。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若持续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抽搐,需紧急送医。医生通常会给予地西泮注射液止痉,并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
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日常应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患儿出现首次惊厥或伴有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进行脑电图、颅脑CT等检查排除癫痫或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