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血液黑红色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血液呈现黑红色可能与生理现象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常见原因包括静脉血颜色较深、血液氧化变黑,或与呼吸系统疾病、一氧化碳中毒、代谢性疾病等病理因素相关,建议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静脉血颜色较深

静脉血本身含氧量较低,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减少会使血液颜色偏暗红或黑红,这在抽血时较为常见,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未伴随胸闷、气促等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血液氧化变黑

血液接触空气后,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颜色会逐渐加深变黑。这种情况常见于体表伤口渗血时间较长或经血在阴道蓄积后排出,一般清洁伤口或更换卫生用品后即可改善。

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等疾病可能导致机体长期缺氧,使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比例升高,血液颜色加深。患者常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通过胸片、肺功能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氨茶碱片等药物治疗。

4、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会使血液呈樱桃红至黑红色。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并进行高压氧治疗,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改善神经功能。

5、代谢性疾病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遗传代谢病会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血液呈现黑褐色。这类患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日常需避免接触亚硝酸盐等氧化剂,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亚甲蓝注射液、维生素C片等药物缓解。

若排除了血液接触空气或静脉血等生理因素,且伴有头晕、乏力、皮肤黏膜青紫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或急诊科就诊。需完善血常规、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或保健品延误病情诊断。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