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现暴瘦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疾病原因引起,需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
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退,牙齿松动或缺失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饮食不均衡或食欲下降也会造成体重减轻。此外,独居老人可能因情绪低落、孤独感等因素出现进食减少,若未及时调整可能发展为营养不良。
2、糖尿病
该病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以提供能量。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伴体重下降,部分老年患者可能以消瘦为首发表现。确诊后需通过饮食控制,并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调节血糖。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使热量消耗显著增加。患者常有心率增快、手抖、易怒等症状,进食量正常或增加但体重持续下降。治疗需采用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4、恶性肿瘤
胃癌、胰腺癌等消耗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肿瘤细胞大量消耗营养。患者可能在数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常伴有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化疗等治疗方案。
若发现老人短期内体重异常下降,建议及时进行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筛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进食量和大便性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所有诊疗措施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