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血液内科

贫血是怎么回事

贫血可能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以及失血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生理状态下,人体红细胞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当某些因素打破这种平衡时,就可能引发贫血。

1、红细胞生成不足

造血原料缺乏是常见原因,例如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疾病,也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片、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药物治疗。

2、红细胞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属于此类情况,可能与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异常(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关,也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因素诱发。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脾肿大等症状,需根据病因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术等治疗。

3、失血

急性失血常见于外伤、手术出血等情况,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骤减。慢性失血多见于消化道溃疡、痔疮反复出血或女性月经过多,长期隐性失血会逐渐消耗体内铁储备,最终引发缺铁性贫血。治疗需先止血,再根据失血程度选择输血或补铁治疗。

若存在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术等检查明确病因。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