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祛湿厉害的中草药材有哪些

茯苓、白术、薏苡仁、泽泻、苍术等中草药材通常具有较好的祛湿功效。在中医理论中,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这些药材通过健脾、利水、燥湿等不同机制发挥作用,但需根据具体体质和证型辨证使用。

1、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其含有的茯苓多糖等成分能调节水液代谢,通过增强脾脏运化功能促进体内湿气排出,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便溏症状,常与白术配伍使用。

2、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其挥发油和白术内酯等成分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因脾虚导致的湿滞中焦,对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湿困脾胃证候效果显著,经典方剂如参苓白术散便含此药。

3、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其所含的薏苡仁酯能促进水分代谢,兼可清热排脓,适用于湿热蕴结导致的关节疼痛、浮肿,常与赤小豆配伍煮粥食疗。

4、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其含有的泽泻醇能增加尿液排泄,清除下焦湿热,对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等湿热下注证效果明显,常与茯苓、猪苓组成五苓散等方剂。

5、苍术

苍术辛香苦温,归脾、胃、肝经,以燥湿健脾见长。其挥发油成分苍术酮能振奋脾阳,化解湿浊,特别适合寒湿困脾引起的脘腹冷痛、舌苔白腻,常与厚朴、陈皮配伍使用平胃散。

使用祛湿药材需注意辨别寒热虚实,湿热体质者可选用薏苡仁、泽泻等偏凉性药材,寒湿体质则适宜白术、苍术等温燥之品。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长期单独大量服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辅助祛湿。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