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攒肚子的现象,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攒肚子属于生理性现象,通常与消化功能逐渐成熟有关,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则需警惕病理性原因。
攒肚子主要表现为宝宝排便次数减少,但大便质地仍为软便,且进食、睡眠、精神状态均正常。随着肠道发育,新生儿对母乳或配方奶的吸收率提高,食物残渣减少,因此排便间隔逐渐延长。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家长可适当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若宝宝长时间未排便并伴随哭闹、腹胀、大便干硬等症状,可能与便秘有关。病理性便秘常见于喂养不当、肠道功能异常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情况。此时需调整喂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症状。
家长日常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规律及伴随症状。若攒肚子期间宝宝无其他不适,可继续观察;如出现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原因。平时可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合理喂养,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