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的症状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治疗通常采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该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需结合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胃肠道症状
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呕吐多为胃内容物,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可能伴有肠鸣音活跃。
2、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感冒典型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可高达39℃以上,通常持续2-3天。
3、一般治疗
建议卧床休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类等。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纤维食物等可能加重腹泻的食品。
4、对症治疗
呕吐剧烈时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腹泻严重者适用蒙脱石散。发热超过38.5℃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伴鼻塞流涕者可联合氯雷他定片改善症状。
5、抗病毒治疗
确诊由流感病毒引起时,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诺如病毒感染以对症处理为主。中药治疗可选用藿香正气制剂,需注意与西药间隔1小时以上服用。
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尿量明显减少、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补液速度,防止发生脑水肿。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止泻药物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