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想要获得准确的结果,通常需注意测量前的准备、姿势规范、仪器正确使用、多次测量以及记录数据等关键步骤。以下是具体方法:
1、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饮酒、饮咖啡或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建议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分钟,确保测量环境安静、温度适宜。衣袖不宜过紧,避免压迫上臂。
2、姿势规范
采取坐姿,背部挺直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裸露上臂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可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测量过程中保持放松,避免说话或移动身体,双腿自然下垂不交叉。
3、仪器正确使用
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优先选择上臂式设备。将袖带气囊中心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初次测量应双上臂各测一次,选取数值较高侧作为后续监测部位。
4、多次测量取均值
每次连续测量2-3次,间隔1-2分钟。若两次读数差异超过5mmHg需重新测量,最终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初次诊断高血压需连续监测3天早晚各一次。
5、规范记录数据
详细记录测量日期、时间、血压值和脉搏。建议采用标准记录表,备注测量时的特殊状况如紧张、疼痛等。动态血压监测应记录24小时日常生活状态。
血压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健康评估,建议选择每天固定时段测量。若发现血压持续异常或波动较大,应及时携带完整记录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家用血压计应每年校准1次,测量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