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治疗药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进行选择,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常用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镇痛药物、抗生素、抑酸药物等,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生长抑素类似物
如奥曲肽可通过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自我消化。这类药物常用于中重度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胰管压力,改善腹痛症状。需通过静脉持续泵入给药,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蛋白酶抑制剂
如乌司他丁可抑制胰蛋白酶活性,阻断炎症级联反应。临床常与生长抑素联用,需根据血清淀粉酶水平调整剂量。可能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
3、镇痛药物
中重度腹痛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布桂嗪、曲马多等阿片类药物。轻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消化道损伤。用药期间需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防止呼吸抑制。
4、抗生素
合并感染时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选择药物需参考血培养及药敏结果,疗程一般为7-14天。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二重感染。
5、抑酸药物
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通常采用静脉给药,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低镁血症等不良反应。
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食并接受肠外营养支持,重症病例可能需血液滤过或手术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脂肪酶及腹部影像学,及时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