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患者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光学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改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
1、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2、光学矫正
患者可遵医嘱验配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其中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可通过夜间佩戴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获得清晰视力。18岁以上度数稳定者,还可考虑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3、药物治疗
对于假性近视或调节痉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剂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不能逆转真性近视,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4、手术治疗
成年人近视度数稳定后,可考虑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方式需根据角膜厚度、屈光度数等因素综合评估,通常适用于18-50岁且每年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的人群。
5、定期复查
青少年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矫正方案。成年人每年需进行至少一次眼底检查,高度近视者应增加检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青光眼等并发症。
近视属于不可逆的眼部屈光不正,一旦确诊需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验光配镜。避免盲目使用按摩仪、针灸等未经验证的治疗方式,同时需警惕市场上宣称能“治愈近视”的虚假宣传,科学防控近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