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利与弊有哪些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具有高效缓解症状、精准靶向治疗、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但也存在感染风险增加、长期安全性待观察、费用较高等弊端。患者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权衡选择。

一、利

1.高效缓解症状

生物制剂通过抑制特定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等),能够快速减轻皮损红肿、鳞屑及瘙痒症状。临床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用药数周后皮损面积可减少75%以上,尤其适用于中重度或传统治疗无效的银屑病患者。

2.精准靶向治疗

与传统系统性药物不同,生物制剂针对免疫反应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阻断,减少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广泛抑制,从而降低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风险。例如,部分药物可特异性抑制IL-23/Th17通路,从机制上干预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3.改善生活质量

生物制剂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和皮肤病变,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及社交信心。研究显示,持续治疗可降低银屑病共病(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整体提升患者身心健康水平。

二、弊

1.感染风险增加

由于生物制剂会部分抑制免疫应答,可能增加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概率,尤其是结核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等机会性感染。用药前需筛查感染指标,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并预防性接种疫苗。

2.长期安全性待观察

尽管短期疗效明确,但生物制剂的长期使用(如超过5年)可能诱发罕见不良反应,如脱髓鞘病变或恶性肿瘤风险升高。需通过持续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潜在风险。

3.费用较高

生物制剂年治疗费用通常为数万元,且多数需长期维持用药。虽然部分药物已纳入医保,但自付比例仍较高,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需结合医保政策及个人经济条件选择。

生物制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治疗前应完善结核病、肝炎等筛查,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及感染指标。若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