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结晶沉积形成的硬块,多出现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患者常出现腰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伤。
尿路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人体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成分浓度升高,进而析出结晶。长期饮水不足会使尿液浓缩,结晶更易聚集。尿路感染或梗阻时,脱落细胞和细菌团块也可能成为结石核心。此外,饮食中高盐、高蛋白摄入会增加结石风险。根据成分不同,结石可分为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等类型,其外观和质地存在差异。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减少浓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或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出现剧烈腰腹痛、血尿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通过B超、CT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通常可通过药物排石,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由泌尿外科医生根据结石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