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绷紧时发抖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低血糖、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当人体长时间保持绷紧状态时,肌肉持续收缩会导致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局部震颤。例如长时间握拳或用力抬举重物后,手部可能出现不自主抖动。此外,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增强肌肉震颤的敏感性,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发抖。这种抖动通常会在肌肉放松或情绪平复后自行缓解。
2.低血糖
当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时,人体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时若处于肌肉绷紧状态,肌细胞无法获得充足葡萄糖供能,可能加剧肌肉震颤现象。患者常伴有头晕、心悸、冷汗等症状,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后症状多可缓解。
3.神经系统疾病
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病变会导致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当患者刻意绷紧肌肉时,运动皮层与基底节的信号传递失衡,可能诱发姿势性震颤。帕金森病患者还可能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等症状,这类震颤具有节律性特征,频率多为4-6Hz,需通过神经专科检查明确诊断。
若排除运动性疲劳或情绪波动等生理因素后仍频繁出现发抖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头颅MRI、肌电图等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对于已确诊神经系统疾病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