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尿液有白色混浊物是怎么回事

尿液有白色混浊物是怎么回事

尿液中出现白色混浊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尿路感染、乳糜尿、前列腺炎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尿液中的磷酸盐或尿酸盐在浓缩状态下可能析出结晶,形成白色沉淀,尤其在饮水过少或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后即可改善,无需特殊治疗。

2、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可导致脓性分泌物混入尿液,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需保持外阴清洁。

3、乳糜尿

淋巴管与尿路异常连通会导致乳糜液混入尿液,使尿液呈现乳白色浑浊,常见于丝虫病或腹膜后肿瘤患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可选用阿苯达唑片进行驱虫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淋巴管结扎手术。

4、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出现白色浑浊尿可能与前列腺液混入有关,常伴随会阴部胀痛、排尿不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阿奇霉素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应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

日常应注意观察排尿情况的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若浑浊尿液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腰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