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益生菌、吸附剂以及中成药等减少胀气频率。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及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促胃肠动力药
这类药物通过增强胃蠕动和肠道推进运动,帮助加快胃肠道内气体排出。常用的有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可改善胃排空延迟引起的腹胀。部分药物可能存在轻度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需注意用药禁忌。
2、消化酶制剂
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等药物能补充人体分泌不足的消化酶,促进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减少食物滞留发酵产生的气体。适合胰腺功能不全或暴饮暴食后消化不良者,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
3、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产气菌过度繁殖。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症引起的腹胀效果较好,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高温保存。
4、吸附剂类药物
二甲硅油散能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使胃肠道内气体聚集成大气泡排出。活性炭片通过吸附多余气体和毒素发挥作用,但可能影响营养吸收,不宜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起效快,适合急性胀气发作时临时使用。
5、中成药调理
保和丸通过消食导滞缓解食积腹胀;枳实导滞丸适用于湿热积滞导致的腹胀;香砂六君丸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虚弱型胀气。需经中医辨证后使用,避免与西药混服。
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碳酸饮料等。若胀气持续加重或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