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通过体温、意识状态及并发症进行判断。轻度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中度出现高热、呕吐;重度则伴有抽搐、昏迷,需紧急处理。
1、轻度中暑
主要表现为口渴、乏力、头晕,体温通常在38℃以下,皮肤发红且大量出汗。此时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用湿毛巾降温,多数患者30分钟内可缓解。
2、中度中暑
体温升至39℃以上,伴随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症状,可能出现脱水体征如尿量减少。此时需进行物理降温,用冰袋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同时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若2小时内未改善需送医。
3、重度中暑
体温超过4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可能并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或多器官衰竭。此类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持续用冰水擦拭全身,禁止自行喂水防止误吸,需在ICU进行血液净化等高级生命支持。
日常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工作者应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淡盐水。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改变等症状时,无论自行处理是否有效,均需在1小时内就医。中暑患者康复后3个月内应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