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水平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以及定期产检等方式实现。具体需根据血糖水平和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并严格遵医嘱执行。
1、饮食调整
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糙米、燕麦,搭配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可分5-6餐进食,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同时控制每日总热量在1800-2200千卡。需避免食用含糖饮料、糕点等高糖食品,水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2、运动管理
推荐餐后30分钟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至少5次。运动时需监测心率不超过140次/分,避免跳跃、仰卧等可能压迫子宫的动作。若出现宫缩、阴道流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
3、血糖监测
需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使用血糖仪时需定期校准,采血部位应轮换,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案。
4、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运动控制效果不佳时,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妊娠期安全制剂,根据血糖曲线调整剂量,通常从0.3-0.5U/kg起始。注射部位多选择腹部(距脐周5cm外)或大腿外侧,需规律轮换注射点。
5、定期产检
妊娠28周前每2周进行1次产检,28周后每周1次。除常规检查外,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尿酮体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建议22-24周进行胎儿心脏彩超,32周起每周2次胎心监护。
糖尿病孕妇需每周与产科及内分泌科医生沟通血糖数据,出现视力模糊、尿酮体阳性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诊。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切勿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尝试偏方。通过规范管理,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安全度过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