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萍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慢性病患者失眠怎么安全应对

慢性病患者失眠怎么安全应对

慢性病患者出现失眠时,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进行干预,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原发疾病选择合适方案。若失眠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调整用药时间

部分慢性病治疗药物可能影响睡眠节律,如美托洛尔、氨茶碱等可能引发入睡困难。可在医生评估后更换为对睡眠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将短效降压药调整为长效制剂,或调整服药时间为早晨服用。

2、心理疏导

慢性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是失眠常见诱因。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由心理科医师进行专业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信心。

3、药物治疗

需选择对原发疾病影响较小的助眠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短效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使用周期通常不超过4周。糖尿病患者慎用地西泮等可能影响血糖代谢的药物。

4、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等无创方式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疼痛性疾病导致的失眠,可采用低频脉冲治疗缓解原发症状。

5、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晚餐不宜过饱。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晚间饮水量,COPD患者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改善呼吸。

慢性病患者处理失眠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抗抑郁药与降压药的协同作用可能引发直立性低血压。建议记录睡眠日记,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合并呼吸暂停综合征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谨慎使用镇静类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