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浅层淋巴管。该病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肿胀,伴有局部灼热、疼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丹毒的病原体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如足癣、蚊虫叮咬或外伤等。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或慢性水肿患者易感。发病时局部皮肤迅速出现鲜红色斑块,边缘隆起并向周围扩展,严重时可能形成水疱或血疱。部分患者伴随寒战、高热和邻近淋巴结肿大。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扩散至深层组织引发蜂窝织炎,甚至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摩擦患处。有足癣者需规范治疗,防止细菌入侵。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表现开具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同时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潜在诱因,并定期随访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