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治疗、呼吸支持、药物治疗、液体管理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该病起病急且进展迅速,建议尽早就医并接受重症监护。
1、原发病治疗
积极控制或去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例如感染患者需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创伤患者需处理外伤并预防继发感染,误吸患者需清理气道并预防肺部炎症加重。控制原发病可减少对肺部的进一步损伤。
2、呼吸支持
轻症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如面罩给氧),中重度患者常需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联合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策略。对于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可尝试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3、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可短期用于减轻炎症反应,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合并细菌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镇静肌松药物有助于改善人机协调性。
4、液体管理
在保证组织灌注的前提下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肺水肿。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维持循环稳定与液体负平衡。
5、其他支持治疗
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维持白蛋白水平;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同时需密切监测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
该病属于临床急危重症,机械通气与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开展。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和药物方案。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决策,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或中断治疗。